百米高空,萬伏高壓,零度寒風
腿抖嗎?心驚嗎?頭暈嗎?
能上去的,敢上去的
那都不是“一般人”
“誰敢上?“我來!”
我們武大的,絕不能慫!
從求學珞珈到高空作業
有一個姑娘努力執著,不斷成長
今天,珞珞珈珈要帶你
認識一位武大“女飛人”!
最近,一名纖瘦女生在百米高空電力作業的視頻火了
她叫李嘉思,1995年出生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現在是國網杭州供電公司
輸電運檢中心的一名送電線路工
她也是該公司成立63年來第一位從事高空作業的女員工
第一次上塔腿抖得控制不住
來自河北的李嘉思,2013年考入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,本科、碩士都讀的是電氣工程專業,18歲到25歲,她在珞珈山度過了最美好的青春時光。去年畢業后,她進入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工作。
學習上,她一絲不茍,成功獲得保研資格;課余時間,她是武漢大學“小亭志愿者協會”的一員;生活中,她和很多同齡人一樣,愛看書、聽音樂、逛街,還喜歡“擼貓擼狗”。她在武大讀書時期的不少留影都是搞怪造型,是個典型的“萌妹子”??梢淮┥虾窈竦慕^緣服,背上20斤重的工具包,系上安全繩,她立刻變身“女漢子”。
“我從事的是一份很平常的工作”,李嘉思說,她幾乎每天都要高空作業,從30多米到上百米的鐵塔,她已經記不清爬了多少座。無論烈日酷暑還是寒風凌冽,她每周都有一兩次要在高壓線上行走,對導線上的一些設備進行檢查,腳下或是車水馬龍,或是山谷河流。
一次巡檢常要三四個小時,有時遇到時間緊迫的任務,還隨身攜帶便當,在高空中解決午飯。“和我們在地面觀察不同,導線其實是會隨著風向和我們走動的頻率而擺動的,需要不斷調整姿態才能站穩。”李嘉思用輕松的語調介紹。
其實,剛干這份工作時,李嘉思也沒有如此從容。她第一次登塔訓練的目標,是一座訓練用的36米鐵塔。這對于她以后的工作環境來說已經是最低高度,但站在塔下的她還是“感覺很震撼”,做了好半天心理建設。
“上塔時踩的是很細的腳釘,雖然我知道絕對安全,但還是特別害怕,雙腿一直在止不住地抖,不自覺地把塔抱得特別緊。”李嘉思笑著回憶,因為這種僵硬、不規范的動作,自己體力消耗很大,到了十幾米的平臺上休息了好長時間。接下來她一鼓作氣,一口氣爬上了塔頂,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開心,“成就感瞬間戰勝了恐懼感”。第一次上塔用了三四十分鐘,而現在,即使背著沉重的裝備,她爬同等高度的塔只需要10分鐘左右。
享受百米高空不一樣的風景
李嘉思在武大學習生活了7年,“電氣學院的老師是我的‘引路人’,在價值觀塑造的重要階段,老師不僅傳授給我豐富的專業知識,更是用不怕困難、勇于挑戰的寶貴品格為我樹立榜樣”,談及在武大的學習生活,李嘉思難掩激動之情,坦言“自強、弘毅、求是、拓新”的校訓精神就是自己前行的動力。
剛工作時,她的師傅、公司尖刀班班長喻巖瓏第一次和李嘉思談心,其實是想勸她不要選擇戶外作業的工種。“不是覺得女孩做不來,而是她有很多更輕松的崗位可以選。”喻巖瓏說,他也和公司領導說過,想安排李嘉思“坐辦公室”干文職,但李嘉思態度很堅決。
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后,喻巖瓏發現李嘉思雖然瘦瘦的,但骨子里非常要強,喜歡迎接挑戰,也許挺適合高空作業。“她克服了很多困難,每天爬鐵塔手腳都留下了很多淤青,但從未聽她叫一聲苦。”喻巖瓏說,李嘉思還有柔韌性好、做事細心等女性特有的優點,所以很順利地通過了考核。
正式上塔工作后,李嘉思也讓師父很放心。“保障用電的工作,越是酷暑寒冬任務越重。有時候我們要在凌晨執行搶修或特種任務,她都跟著一起參與,表現很好。”喻巖瓏說,性格開朗的李嘉思加入后,也讓原本清一色男將的團隊氛圍好了很多,“她是我們班組的開心果”。
李嘉思則說,非常感謝工友們的支持,平時大家經常要到野外工作,跋山涉水才能來到塔下,工友們總是搶著幫她背儀器設備,還時常塞給她一些小零食。
“在高塔和導線上看風景,和在高樓中的感受是不一樣的。視角沒有任何遮擋,還能感受自然風迎面而來,看著下面忙碌的人群、寥寥的炊煙、壯闊的河流,是一種挺奇妙的體驗。”李嘉思很享受現在的工作狀態,有時還會見到塔上的鳥窩,里面有剛孵化出的小鳥,也會觸動她的“少女心”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
相關閱讀
好課推薦